空气中的污染物很多具有致癌性和致突变性,长期接触可导致癌基因激活或遗传物质改变等,诱发肺癌等病症。
(1)甲醛、苯等VOCs的致癌性和致突变性
WHO所属的国际癌症研究组织(IARC)在2005年正式发布公告,依据多项人类癌症流行病学的研究证据,将甲醛、苯等多种VOCs列为人类明确致癌物( Group1)。长期接触甲醛可以导致暴露人群的鼻咽癌、白血病、鼻窦癌和其他肿瘤的发生率显著增加。除VOCs外,多种SVOC对人体也存在致癌效应。PAHs是一类芳香族化合物的总称,其中包括苯并[α]芘等16种已被认定为可疑致癌物,对其的长期暴露会诱发肺癌。室内空气中SO2和苯并[α]芘的联合作用,使得肺癌的发病率比后者单独作用要更高。
(2)颗粒物的致癌性和致突变性
除VOCs、SVOC外,室内颗粒物吸附的铅、镉、锰、镍等重有毒金属元素,可通过损害遗传物质(包括诱发染色体结构变化、DNA损伤、基因突变等)、干扰细胞正常分裂、破坏机体免疫监视等引发癌症。
(3)烹调油烟的致癌性和致突变性
烹调油烟中存在着能引起基因突变、DNA损伤、染色体损伤等不同生物学效应的细胞遗传毒性物质。有研究显示在油温270℃时,从菜油和豆油的油烟中能检测到微量具有致突变作用的巴豆醛等。当烹饪温度维持在(245±5)℃时,油烟中二噁英(PCDD/Fs)和多氯联苯(PCBs)含量显著升高,其相应的毒性当量也显著增加。这些物质都具有强烈的致癌毒性,短期高浓度及长期暴露都会对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产生严重影响。对烹调油烟遗传毒性进行研究均表明:烹调油烟在一定剂量条件下可引起受试细胞产生细胞遗传毒性。对人的致癌性目前还没有充分的直接的致癌性实验,对动物的实验充分证明油烟的时间效应关系及致癌性。
(4)氡(Rn)气的致癌性和致突变性
氡(Rn)气是无色、无味的放射性惰性气体,是WHO确认的主要环境致癌物之一。Rn及其衰变产物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通过内照射进行,即摄入人体后自发衰变放射出电离辐射,对人体构成危害。Rn的衰变产物衰变快速,且极易吸附在空气的颗粒上,吸入体内后能够沉积在气管和支气管中,部分深入到人体肺部,电离辐射易使大支气管上皮细胞发生癌变。科学研究表明,Rn诱发肺癌的潜伏期多在15年以上,世界上20%的肺癌患者与Rn有关。此外氡及其衰变产物在衰变时还会放出穿透力极强的γ射线,长期暴露会损害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如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严重的会造成白血病。
由上可见,室内空气中的甲醛、苯、TVOCs、颗粒物、烹饪油烟、氡气等对人体都可能产生致癌和致突变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