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不佳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已有大量研究表明,母亲暴露于污染空气中,会增加分娩的风险,并可能影响母亲在怀孕期间甚至一生的健康。
然而,对于妊娠早期流产与空气污染之间的关系,人们知之甚少。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立强和合作者通过分析近10年间逾25万名北京孕妇的临床记录,发现空气污染暴露与孕期的稽留流产风险增加有关。
相关成果10月14日发表于《自然—可持续性》杂志。
“这项研究的意义是提醒孕妇要有意识地采取一些防护措施。另一方面希望人们更加积极地采取措施改善空气质量,更好地保障身体的健康。”张立强说。
污染暴露增加风险
稽留流产是指胎儿尚未成形或已经死亡,但胎盘和胚胎组织仍稽留在母亲子宫内。
张立强介绍,稽留流产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发病率仍然较高。据报道,一些国家发生率可达15%左右。
我国自从2016年放开二胎政策后,环境对高龄孕妇的影响也更明显。
为弄清空气污染对北京地区孕妇稽留流产的影响,研究人员分析了2009年至2017年该市255668名孕妇的临床记录,包含其教育程度、职业、居住和工作地点,并根据其居住和工作地点附近的空气监测站(共34个)的测量数据,计算了每位孕妇的空气污染物暴露水平。
研究所涉污染物包括PM2.5颗粒物、二氧化硫、臭氧和一氧化碳。
研究者把孕妇按受孕年龄、职业和环境空气温度等进行分组。在参与的孕妇中,17497人(6.8%)经历了稽留流产。
“我们发现稽留流产风险与孕妇年龄、外界高低温等相关。”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博士生侯堃说。
研究发现,超过39岁的高龄产妇、女性农民和蓝领工人相关流产率较高。在所有群组中,孕妇暴露于各种空气污染物均与稽留流产风险相关。
研究人员还发现,对于所有4种污染物,稽留流产风险的增加与污染物浓度的增加有关,此外还有孕妇暴露在污染环境中的时间。
“我们的研究发现了它们之间的一种定量关系。”张立强说。这种风险的增加不是线性的,而是随着污染物浓度的增加呈现非线性的增长关系。
有毒物质攻击胎儿
关于4类空气污染物对稽留流产的影响,该论文共同作者、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林金泰表示,PM2.5影响尤甚,其次是二氧化硫。
“有毒物质可能通过胎盘诱导免疫力改变,来攻击发育中的胎儿。”作者在文章中指出。
一氧化碳可能干扰胎盘的代谢和运输功能,在穿过胎盘屏障后,在胎儿体内的聚集浓度甚至会高于母体。
此外,环境一氧化碳与羧化血红蛋白(COHb)和有核红细胞相关。母亲体内COHb过多可能会让胎儿缺氧,导致胎儿死亡。
张立强介绍,此次统计中PM2.5浓度从每立方米30多微克到200多微克。但由于PM2.5与一氧化碳之间存在很强的共线性关系,作者并未区分这两种污染物各自的影响。
研究表明,孕妇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可能意味着更高的流产、死产和出生缺陷几率。
作者还探寻了几个可能的因果机制来解释这种关联。如母体若长期暴露在PM2.5环境中,污染物会越过母体—胎儿血液屏障,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进入胎儿血液的污染物可能与其组织成分相互作用,产生病理效应,导致胎儿分裂细胞受到不可逆的损伤,并在胎儿发育关键期引发缺氧损伤或免疫损伤。
此外,相关研究还观察到在妊娠3个月期间空气污染引发的胎盘表观遗传学改变。这表明母亲暴露于空气污染可能会损害胎盘功能。
但张立强特别强调,此次研究仅证明了空气污染与稽留流产之间的一种相关性,而非因果关系。
“虽然我们能够调整许多已知的稽留流产相关危险因素,但不能排除残留的混杂因素,因为我们无法控制其他因素,如交通噪音等。”作者在文中写道。
此外,研究者表示,由于缺乏相关数据,室内空气污染对稽留流产的影响研究较少,但室内污染与环境污染高度相关。
进一步减轻污染
“胎儿健康影响着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国家的命运。”林金泰说。
降低胎儿死亡风险被列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将空气污染与稽留流产的时空变异性联系起来,可以增强对发展中国家孕妇健康的科学和政策理解。
这一发现说明了怀孕前采取积极措施或可预防或减少有害妊娠。同时,研究有助于理解暴露在空气污染中与一系列生殖结果之间的关系。
“孕妇或想要怀孕的人,必须保护自己免受空气污染的影响,这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健康,也是为了胎儿的健康。”张立强说。
他同时表示,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该研究为国家减少环境空气污染、提高出生率提供了额外的动力。尽管近年来中国的环境污染有所减轻,但污染水平仍然很高,必须进一步降低。
“研究稽留流产与环境的关系只是一个开始。”林金泰说。
未来的工作应通过使用更多的数据来源建立广泛的环境条件模型,探索减少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