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CMA第三方室内空气检测机构,提供正规室内环境检测报告

北京京民室内环境检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CMA第三方室内空气检测机构,提供正规室内环境检测报告联系电话
官方网站备案信息查询 大众点评京民检测店铺 服务电话:400-8780-112 
联系我们 >>更多  

北京京民室内环境检测技术研究中心
联系人:李经理
手机:150-1106-7855
销售热线
电话:010-83308851
传真:010-83308851
网址:www.jm112.com
邮箱:chinajmjc@126.com
地址:北京丰台区杜家坎4号49号楼1层105

环境检测 您当前的位置:北京京民室内环境检测技术研究中心 > 新闻动态 >   

整体实现根本性转变 发展我国环保产业

发布日期:2017-09-21   浏览次数:   来源: 2017-09-21   作者:空气检测

目前,我国环保产业以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强大的生命活力,已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注视。比较共同的看法是,环保产业将成为我国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许多企事业单位都力图在环保产业方面有所作为。但是,由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环保产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投资问题、效益问题、管理问题、运作模式和机制问题等。这一系列问题不解决,环保产业的发展就会受到一定的制约。因此,环保产业要真正能快速健康地发展,必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使保护环境活动变成企业行为,实现环境污染治理的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和企业化。而要实现环境污染治理的“四化”,就必须从整体上,实现以下几个根本性的转变。

一、环保企业要由单纯的产品生产型企业向生产经营型和资本经营型转变

    受多年来计划经济的影响,绝大多数环保企业,目前仍然只注重于环保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而忽视环保产业市场的经营、服务和投资活动。这就使企业的发展建立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市场领域内。而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对手增加,竞争日趋激烈,如果一个企业仍然只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这相对狭小的市场领域竞争,其发展必然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应该说,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育,已经为环保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领域,环保企业应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顺应形势要求,抓住难得的机遇,尽快参与环保市场的经营服务和投资领域的活动,使企业由过去单纯的产品生产销售型转变成为生产经营型或资本经营型企业,把产品的生产、销售和经营服务等活动融于一体,这样可为企业求得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获得比单纯的产品生产、销售更多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能力。目前已有极少部分环保企业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顺应了市场的要求,涉及了环境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的经营活动和环境污染治理的企业化投资活动,逐步向生产经营型企业和资本经营型企业转变,取得了较好效果。如北京金源公司在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的专业化管理方面、沈阳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企业化方面、四川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企业化方面、江苏在工业废水处理的企业化方面、海南在生态建设的企业化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二、环境污染治理责任由直接的污染治理责任形式向间接的经济责任形式转变

    在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中,遵循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即“谁污染谁治理”,这一原则已成为我国三大环境保护政策之一,对促进我国污染防治保护环境的工作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在实施这一政策的具体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全面的问题,因为“谁污染谁治理”这一政策,最根本的核心是要体现环境污染治理的责任,而不在乎具体的污染治理操作过程。也就是说治理环境污染的责任体现形式,既可以表现为排污者直接的治理责任形式,也可以表现为排污者承担间接的经济责任形式。排污者如承担了治理污染相应的费用,也就可以认为已经承担了治理污染的责任。可在现实的实践中,普遍存在着一种认识上和操作上的片面性,即只注重排污者以直接治理的形式承担责任,而忽视了排污者以问接的经济形式承担责任,这样一种单一的责任表现形式,即使排污企业不堪重负,又使社会投资环境污染治理的积极性受到制约,影响了环境污染治理的进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要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和处理环境污染治理的责任问题,逐步将环境污染治理责任由以直接治理为主转变到以间接的经济责任为主的表现形式上来,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今市场经济的要求,有利于促进环境污染治理的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和企业化,才能使污染治理投资实现社会多元化,从而加快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进程。也直接带动环保产业的发展。

三、环境污染治理要由单纯的以行政、法制手段驱动为主向以经济利益机制驱动为主转变

    过去,把环境污染治理仅仅看成是一项公益性事业,特别是在城市生活废水和城市垃圾处理上,单纯依赖政府,没有把它作为一种经济投资活动来对待,因此,在实际运作中,过多注重的是其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忽视了经济效益,也就是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只有投入没有产出,难以收回投资,更不用说能见到经济效益。因此,谁也不愿意主动去投资。在这种条件下,只能单纯地以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为主要手段来驱动排污企业向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由于缺乏利益机制,其投资也就只能是被动的、消极的,能不投的,企业就尽可能不投,能少投的,企业也就尽可能少投,即使投了,为了减少生产成本,也不愿很好地使治理设施正常运转,发挥其投资效益,仍然向自然界偷排污染物。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一种正向的驱动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只要能获得经济效益,投资者就会主动去投资,单纯的行政和法制手段的驱动作用就会减弱。因此,必须适应市场经济规律要求,改变传统的环境污染治理只有投入没有产业、不进行经济成本和效益核算、非企业化运作的方式,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通过形成新的经济政策调控体系,建立经济利益驱动机制,来调动社会各界向环境保护投资的积极性,使投资者能得到经济效益,就可以将过去的被动投资行为转变成主动投资行为,这样才有利于环保产业市场由潜在市场向现实市场转化,促进环保产业发展。

四、环境污染治理模式要由单纯的政府行为或排污企业的生产行为向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企业行为转变

    按照目前的运作模式,环境污染治理,一方面是由政府负责,如城市生活废水处理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另一方面是由排污企业直接负责,污染治理成为企业生产活动的内容之一。按现行运行模式,污染治理设施建成后,其运行也仅仅是一个治理设施的运行而已,并不能按企业化的模式进行经营管理和运行。所以,这种运作模式的弊端曰渐明显,对于政府和企业来说都是包袱,不利于政府加强管理职能,也不利于企业集中精力搞好生产发展经济。在社会生产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条件下,社会化的大生产要求社会生产的分工高度专业化,才能进一步提高社会生产率。同样,  “小而全”的环境污染治理模式,也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应逐步向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转变,使环境污染治理与政府行为以及企业的生产行为分离,由专业化的污染治理企业从事环境污染治理的投资经营活动。这样才有可能扩大环保产业市场领域,促进环保产业技术进步,提高污染防治能力,发挥环保投资效益,也有利于当前的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

五、政府对环保产业管理由直接干预环保企业生产行为向环保产业市场的宏观引导、规范、监督和服务转变,由无序管理向有序管理转变

过去对环保产业的管理,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环保产业管理的职责不明确,对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和宏观指导不够:二是管理过程随意化,有的管得太具体,直接对企业进行干预,扰乱了环保市场。导致的结果是该管的没有管好,不该管的管糟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把环保产业纳入有序发展的轨道,改变过去的无序状态,国家要明确各有关部门的管理职责,建立起协同配合、分工负责、共同促进环保产业的管理格局,运用政策手段来培育、规范、监督服务和启动环保产业市场,通过市场的发育和完善,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

六、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渠道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目前,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还主要是靠政府和排污企业,投资渠道相对比较窄,满足不了污染治理的需要,更主要的是这种单一化的投资渠道不利于社会化的多元投资渠道的形成。因为既然污染治理投资是政府和排污企业的事,那么社会其他的团体又有什么义务向环保投资呢?因此,即使是有投资能力的企业它也不会主动去向环保投资。所以目前这种单一化的投资渠道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在新的形势下,要使环保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必须改变环保投资渠道单一化的局面,建立多元化的社会投资渠道,国家应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相应的环保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形成经济利益驱动机制,促进多元化的社会投资渠道的形成和发展,充分地吸引国内外的投资者涉足于环保产业领域的投资活动,使我国发展环保事业获得充足的资金,促进我国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相关的内容
室内空气检测微号公众号 Copyright © 2010-2016 jm112.com. 北京京民室内环境检测技术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本站关键词:空气检测,室内空气检测,空气质量检测,室内污染检测,甲醛检测
  
技术支持:北京京民室内环境检测技术研究中心  京ICP备16068743号-1

在线客服